日本中國學會

The Sin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日本中國學會論文目錄中文版

| 第一集 | 第二集 | 第三集 | 第四集 | 第五集
| 第六集 | 第七集 | 第八集 | 第九集 | 第十集
| 第十一集 | 第十二集 | 第十三集 | 第十四集 | 第十五集
| 第十六集 | 第十七集 | 第十八集 | 第十九集 | 第二十集
| 第二十一集 | 第二十二集 | 第二十三集 | 第二十四集 | 第二十五集
| 第二十六集 | 第二十七集 | 第二十八集 | 第二十九集 | 第三十集
| 第三十一集 | 第三十二集 | 第三十三集 | 第三十四集 | 第三十五集
| 第三十六集 | 第三十七集 | 第三十八集 | 第三十九集 | 第四十集
| 第四十一集 | 第四十二集 | 第四十三集 | 第四十四集 | 第四十五集
| 第四十六集 | 第四十七集 | 第四十八集 | 第四十九集 | 第五十集
| 第五十一集 | 第五十二集 | 第五十三集 | 第五十四集 | 第五十五集
| 第五十六集 | 第五十七集 | 第五十八集 | 第五十九集 | 第六十集
| 第六十一集 | 第六十二集 | 第六十三集 | 第六十四集 | 第六十五集
| 第六十六集 | 第六十七集 | 第六十八集 | 第六十九集 | 第七十集
| 第七十一集 | 第七十二集 | 第七十三集 | 第七十四集 | 第七十五集


第1集 1949年

倉石武四郎   新文學運動及其工具問題
わたなべたかし 戰國時代“客”的生態――《戰國時期儒家的生活結構》第3章
本田濟     春秋會盟攷
今井宇三郎   伊川易傳自序攷
荒木見悟    朱子的實踐論
山田勝美    關于《論語》釋文一條佚文的發現
藤堂明保    中古漢語在音韻上的對立


第2集 1950年

加藤常賢    吳許呂薑姓氏攷
池田末利    釋死
竹內照夫    紳士之說
賴惟勤     關于聲調變化
斯波六郎    李善《文選註》引文義例攷
網祐次     從以賦爲中心到以詩爲中心
目加田誠    初唐宮廷詩人集團
荒木見悟    本來性與現實性――依據中庸和華嚴經的解析
田中謙二    《西廂記》諸本的可信性
福井康順    從漢學角度對聖德太子傳記的攷察
太田兵三郎   六朝詩論與古今集序


第3集 1951年

木村英一    古典還原的若干問題――關于《老子道德經》的版本
大濱晧     名與實――以墨經和莊子爲例
赤塚忠     古代歌舞之詩的源流
山田勝美    魑魅魍魎攷
岡村繁     瀋約郊居賦雷張同箋補正
重澤俊郎    從柳宗元看唐代的合理主義
中澤希男    國秀集攷
麓保孝     關于宋範祖禹的帝王學
市川安司    朱子哲學中物的意義
小川環樹    關于水滸傳的作者
八木澤元    陳與郊傳


第4集 1952年

藤堂明保    上古漢語指示詞的功能
吉川幸次郎   關于老子的對偶句法
佐藤一郎    中國人的翻譯理論――以釋道安的五失三不易論爲中心
高木正一    六朝律詩的形式
今井宇三郎   關于“無極而太極”
後藤俊瑞    朱子對絕對自由我的認識
楠本正繼    全體大用的思想
近藤光男    清代經師的科學意識――以戴震的北極璇璣四遊解爲中心
湯淺幸孫    清代的婦女解放論――禮教與人性的自然


第5集 1953年

竹田復     詩經與楚歌
水上靜夫    酸果傳說起源攷
山下靜雄    關于十翼成書年代的研究
金谷治     關于《莊子》內篇
佐藤匡玄    王充的大漢思想
內田道夫    中古漢語疑問句的若干特色
大槻信良    從四書集註章句看朱子的思想
岩城秀夫    論南戲中吳語的作用
濱一衛     關于春柳社的黑奴籲天錄


第6集 1954年


池田末利    屋漏・中霤同源攷――詩・禮中所見前宗廟形態
天野鎭雄    莊子的世界――以內篇中莊子特有的反論法爲中心
關正郎     六朝神滅論的揹景
內田道夫    關于誌怪小說的形成
入矢義高    北宋的縯藝(續完)
荒木見悟    關于朱子的格物論
小川環樹    變文與講史――中國白話小說形式之起源
藤堂明保    漢語音韻史論


第7集 1955年

穴澤辰雄    對老子生成論的若干攷察
小野澤精一   《左傳》中“主”的意義及春秋社會的結構
中島千秋    關于離騷的表現形式
今井宇三郎   六家七宗論的形成
船津富彥    今本詩式質疑
木南卓一    陸象山的主張與朱子的觀點――圍繞自由與規範
內田道夫    漢語的反問句
松下忠     徂徠學派的詩文理論
濱一衛     臉譜與隈取


第8集 1956年

赤塚 忠    呂氏春秋在思想史上的意義
山下靜雄    文言傳的新研究
常盤井賢十   大小戴禮記成書攷
金谷 治    關于孔孟的“命”――人性及其局限
藤川正數    對魏晉時代服喪禮儀的攷察
杉浦豐治    蓬左文庫所藏論語集解攷――以中原家的學統本爲例
山下龍二    王龍溪論
八木澤元    李開先和他的戲曲
川口久雄    敦煌變文的素材與日本文學――以目蓮變文・降魔變文爲例
近藤光男    關于《屈原賦註》


第9集 1957年

內野熊一郎   民國初中期的經學觀
谷田孝之    關于古代服喪者的發型設計
山田琢     公羊・穀梁二傳的文體及傳文結構
中島千秋    阮籍的“論”與“賦”
新美保秀    我國古傳論語諸寫本中的論語釋文之性質及價值
木南卓一    孟子古義研究――仁齋學的根本及宋學的觀點
原田種成    流傳于我國的貞觀政要古寫本之研究
松下忠     江戶初期的性靈說
伊藤正文    盛唐詩歌所表現出來的文論特徵
毛塚榮五郎   袁中郎的矛盾


第10集 1958年

星川清孝    楚辭的傳統
前野直彬    明清小說理論的兩個極耑――金聖嘆與紀昀
佐藤一郎    《論語》子張篇研究――《論語》原典批判之一
小野澤精一   《左傳》中“室”的意義及春秋時代的財產
山田琢     關于穀梁傳的成書
關正郎     關于王弼的“無”
中村璋八    五行大義抄本、版本的流傳及其資料價值
本田濟     從宋代思想史的角度看王禹偁
山根三芳    朱子倫理思想中“權”的意義
山下龍二    論王陽明思想之變遷
佐藤震二    論康有爲的哲學


第11集 1959年

加藤常賢    允格攷附顓頊
池田末利    廟製攷――廟數限製的問題
福井康順    老子道德經序訣的形成
江頭廣     關于“字”
內野熊一郎   戰國時東西二土文字分立說摘錄
天野鎮雄    列子書的性質――重文的探討
戶田豐三郎   周易・彖繫兩傳的形成
內山俊彥    前漢的儒學與神祕思想――以陰陽五行說爲中心
宇野精一    南北朝理學之一斑
藤堂明保    吳音與漢音
吉川幸次郎   錢謙益與東林――作爲政客的錢謙益
王育德     文學革命給臺灣帶來的影響


第12集 1960年

日原利國    春秋公羊學在漢代之發展
藤原高男    對江南義疏家兩派的探討
原田種成    貞觀政要菅家本中宋刊本的竄入
中野美代子   岑參的塞外詩――其搆思的一種形態
友枝龍太郎   朱子格物論的結構――從禪學的脫離與知性的確立
鈴木脩次・一海知義 馮惟訥和他的詩紀
荒木見悟    菅東溟 ――明末一位儒彿調和論者的思維結構
山井湧     孟子字義疏證的性質
小野忍・尾上兼英・丸山升 《新潮》雜誌的足跡
平山久雄    中古入聲與北京話聲調的對應規則
中村璋八    日本殘存的緯書佚文的新資料


第13集 1961年

水上靜夫    桑樹信仰論
栗原圭介    虞祭在儀禮上的意義
安居香山    緯書生成論之攷察
木村英一    關于寒山詩
李獻璋     媽祖信仰的產生、傳播及其影響
松下忠     王世貞文論中的摺衷思想
尾上兼英    魯迅與尼採
飯田吉郎    《咆哮暸/瞭的土地》在蔣光慈作品中的地位
藤堂明保    古漢語的意義與古典的解讀
山口角鷹    日本古代漢文體記錄與日文讀法
阿部吉雄    江戶時期儒學家的出身與社會地位


第14集 1962年

御手洗勝    昆崙傳說與迴歸永劫――從民族學角度對中國古代思想的的探討
野村茂夫    禹貢小攷
天野鎮雄    莊子齊物論正文整理之己見
日原利國    白虎通義研究緒論――以禮製爲中心
小西升     關于七盤舞的各種說法
藤川正數    關于魏晉時期國相爲國王所行的服喪製度
林田愼之助   顏之推的生活與文學觀
鈴木脩次    關于初唐詩歌的反復錶現手法
村上哲見    霓裳羽衣曲攷
田森襄     元代士人對“樂府”的態度
平山久雄    關于切韻系統韻書的例外反切理解――以“爲 蓬支反”爲例


第15集 1963年

山田勝美    釋小鮮
谷田孝之    從儀禮喪服來看繼承的順序
緒形暢夫    春秋時期“強死”的各種形態
町田三郎    論管子的輕重篇
竹治貞夫    關于楚辭的“兮”――對正文批判性的探討
內山俊彥    漢代思想中的自然與人――兼論權力與思想的關聯
小西升     漢代樂府詩與遊俠的世界――南朝文學放蕩不羈論的產生
岡村繁     清談的歷史與意義
木全德雄    顏延之的一生與思想
友枝龍太郎   朱子語類的成書
戶田豐三郎   關于吳鬥南的古周易
毛塚榮五郎   對方迴評價的質疑
香坂順一    關于《九命奇冤》的成書
太田辰夫    清代文學中的滿語
山口角鷹    小學篇與漢語抄


第16集 1964年

池田末利    中國的至上神儀禮的形成――從宗教史的角度進行探討
三上順     文獻上的宮室製度與慇墟遺阯
赤塚忠     關于大雅文王篇、思齊篇的寫作年代
天野鎮雄    公孫龍子通變論正文整理之己見
藤川正數    漢代大臣奪服之製
吉岡義豐    六朝道教的種民思想
片岡政雄    以流水爲譬喻的基本結構的設定及由此而產生的詩情之攷察――對自然觀變化的一個探討
小守鬱子    陶淵明的思想
西野貞治    蘇東坡詩的源流――圍繞蘇詩與白樂天詩的關係
前野直彬    明代古文詞派的文學理論
岩城秀夫    明代戲曲的特質
藤堂明保    明代語言的一個側面――從語言看小說的成書年代


第17集 1965年

野村茂夫    對先秦時期《尚書》流傳的若干攷察
澤田多喜男   試論先秦的養生說――其思想及歷史
內野熊一郎   後漢畫像石類資料所錶現出來的人類理想
增田清秀    漢魏及晉初的鼓吹曲縯奏
林田愼之助   張華在魏晉南朝文學中的地位
石川忠久    論陶淵明的隱逸
吉川幸次郎   漢宮鞦雜劇的文學性
佐野公治    《明夷待訪錄》中的易姓革命思想
田仲一成    關于清初的地方戲
坂出祥伸    論晚清對西歐邏輯學的吸收
許常安     從飲冰室詩話看晚清“詩界革命”的主張
波多野太郎   再論指示詞“這”――陳治文《近指指示詞“這”的來源》一文讀後
藤堂明保    羌族的歷史及其語言――漢藏語的源流


第18集 1966年

島邦男     蔔辭上的殷曆――殷曆譜批判
水上靜夫    “樂”字攷
谷田孝之    對中國古代親屬等級的探討
木村英一    關于孔子的天下遊說
新田大作    從中國古代的數論看老子的“一・二・三”
岡村繁     楚辭與屈原――關于英雄與作者的分離
大室榦雄    《荀子》的邏輯學的思攷――其結構、本質與功能
佐藤匡玄    《論衡》中理想的人物形象
目加田誠    中國文藝思想中的自然――以六朝詩論爲中心
戶川芳郎    郭象的政治思想和他的《莊子註》
竹治貞夫    關于楚辭釋文的撰者
內山知也    許堯佐和他的小說
佐藤仁     關于李默本朱子年譜――明學的發展與關聯
荒木見悟    明末儒彿調和論的性質
奧野信太郎   水與火苗的繼承――《西遊記》成書的一個側面
松下忠     中島棕隱的詩論與袁枚――性靈說流變之一例


第19集 1967年

加藤常賢    玉燭、爻肘史與玉衡――堯典、在璇機玉衡以齊七政
池田末利    關于週初對天的不信觀念――其宗教思想史上的意義
赤塚忠     後稷與列子
木村英一    關于《論語》的學而篇
廣畑輔雄    對武梁祠畫像石“伏羲女媧圖”的探討
江頭廣     論金文中關于家族製度的若干問題
田中利明    關于儀禮中“記”的問題――圍繞武威漢簡
穴澤辰雄    莊子中所見自然(無爲)的天的觀念
中島千秋    論嚮秀的《思舊賦》
林田愼之助   《文心彫龍》所見文學原理的諸問題――圍繞劉勰的審美觀
山根三芳    張橫渠的天人合一思想
內山俊彥    王安石思想初探
松川健二    方孝孺試論
仁枝忠     關于錦繡段――附:對芭蕉的影響
波多野太郎   評晚清短篇社會小說《小額》――中國小說戲曲史研究
藤堂明保    表示“二”義的詞語


第20集 1968年

谷田孝之    《左傳》中所見祖孫繼承
赤塚忠     《莊子》中所見《管子》心術篇體系的理論
千葉仁     墨子早期思想試探――兼愛論與非攻篇
新田大作    中國古代計算術發達的要因之一――兵法與計算術
安居香山    感生帝說的發展與緯書思想
小尾郊一    謝靈運的山水詩
福井文雅    清談的概念及其解釋
森野繁夫    梁的文學集團――以太子網集團爲中心
林田愼之助   裴子野《彫蟲論》攷證――六朝復古文學論的結構
平山久雄    關于中古音中的舌頭音、舌上音的對立語例的成因
上尾龍介    論杜荀鶴詩的社會性
田中謙二    院本攷――其戲劇理念的追求
阿部吉雄    被江戶時期的儒書所引用的李退溪的《自省錄》
白木直也    和刻本《水滸傳》的研究――與所謂無窮會本之關聯
佐藤震二    論康有爲思想的形成
橋本高勝    論章炳麟的儒行論


第21集 1969年

御手洗勝    關于帝堯的傳說
鈴木喜一    孔子傳的諸問題
根本誠     中國古典中的對應思想
藤原尚     《西徵賦》的人性觀
森野繁夫    梁的文學集團與個人(二)――關于吳均
坂井健一    論語釋文的徬註音――以清原家所傳論語抄本爲中心
黑川洋一    杜甫佛教的一面
金谷治     劉禹錫的《天論》
王育德     福建的開發與福建話的形成
中野美代子   耶律鑄的雙溪醉隱集――父與子
中鉢雅量    《水滸傳》中對異民族的認識――試論水滸起義的性質
志賀一朗    王陽明與湛甘泉
岩城秀夫    論劇作家瀋璟――以其與湯顯祖的論爭爲中心
船津富彥    關于王船山的文學思想
君島久子    中國的羽衣傳說――其分布與源流
白木直也    從諸本研究的角度看瀧澤馬琴的水滸觀――以水滸畫傳校訂原本爲中心


第22集 1970年

鈴木喜一    孔子的知識論
竹治貞夫    古書中所見楚辭引文的研究――關于佚文的存在與否及佚書
尾崎雄二郎   關于切韻係/繫統韻書的韻的排列
川口久雄    敦煌本類林與我國的文學
山根三芳    張子禮說攷
今井宇三郎   論乾坤的二用
田仲一成    南宋時代的福建地方劇
山井湧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意義――陽明學的性質之一
中鉢雅量    關于《水滸傳》的後半部――其歷史性與文學性
橋本堯     韓信的下臺――從全相續前漢書平話到西漢通俗縯義
後藤延子    論李大釗過渡期的思想――關于“物心兩面的改造”


第23集 1971年

谷田孝之    《左傳》中所見繼承者指定
岡村貞雄    蔡琰作品的真偽問題
鈴木脩次    秦州時期的杜甫詩
內山俊彥    劉知幾的史學思想
山口角鷹    蔣魴切韻及其佚文集錄
中津濱涉    關于吳兢的《樂府古題要解》
村上哲見    關于對“詞”的認識及“詞”的名稱的變遷
三浦國雄    《資治通鑒》攷
佐野公治    王心齋論
荒木見悟    從聶雙江的思想看陽明學的落後性
白木直也    鐘伯敬批評四知館刊本的研究――《水滸傳》諸本的研究
後藤延子    經學與對西洋近代文明的吸收――從協調走嚮崩潰


第24集 1972年

日原利國    春秋公羊傳對俠氣的禮贊――圍繞其所引的說話
久富木成大   春秋時代法及法思想的發展
河崎孝治    關于墨子尚賢論的形成時期
兒玉六郎    荀子中的天養概念
木村英一    孔門的年輕秀纔們――子遊、子夏、子張、曾子
中嶋隆藏    關于張湛的思想
古田敬一    謝眺的對偶手法――論其自然描寫中的抒情性
興膳宏      豔詩的形成與瀋約
小南一郎    《西京雜記》的流傳者
太田辰夫    《西遊記》形成史的諸問題
阿部兼也    對《水滸傳》文學性的攷察――登場人物的階層性與現實性
八木澤元    關于明代藩王劇作家朱憲沫
許常安     關于清議報第四冊譯載的《佳人奇遇》
遠藤光正    作爲校勘資料的平安時代的金言集――以經子部的校勘爲例
高橋正和    三浦梅園與明清的自然科學


第25集 1973年

谷田孝之    對古代伯仲叔季的探討――以對配偶者的選擇爲中心
田上泰昭    論春秋左氏傳中歷史敘述的特性――以魯公十八夫人爲例
砂山稔     雲曜與淨度三昧經――理解東亞彿教的重要一環
小尾郊一    嚴鐵橋全齊梁文補遺
岡村貞雄    梁武帝與樂府詩
高島俊男    初唐五言律詩的形成――關于其平庂排列
內山知也    朝野僉載攷
齋藤翠     正末正旦攷
白木直也    一百二十迴本水滸全傳的研究――通過發凡進行的探討
後藤延子    康有爲與孔教――其思想史上的意義
竹內弘行    康有爲的大同三世說――以對漢代公羊學說的繼承爲中心
鐵井慶紀    蛭子神話、火之軻遇突智神話與中國
廣畑輔雄    關于皇祖神高禦產巢日神形成的攷察――論其與中國思想的關聯
松下忠     衹園南海的生卒年與一夜百首攷


第26集 1974年

島邦男     十二支排列的意義――從文字學角度的攷察
鈴木隆一    作爲週禮雙重組織之特徵的井田攷
兒玉六郎    荀子・性樸說的提出――從有關性偽之分的探討開始
日原利國    復仇的理論與倫理
伊藤計     月令論――關于月令的形式
田中麻紗巳   論漢代的自然觀――以董仲舒的學說爲中心
白木直也    一百二十迴水滸全傳的研究――圍繞“李卓吾評”
佐野公治    明代上半期的思想動嚮
小川昭一    唐詩的政治批判態度
太田辰夫    《兒女英雄傳》的語言
後藤延子    早期李大釗的思想――中國民主主義思想的發展
洪順隆     謝眺作品所表現出的“恐懼感”
小川晴久    方孔炤、方以智的“通幾”哲學的二重性――十七世紀的實學研究與易學關聯的實例


第27集 1975年

谷田孝之    對中國古代母係近親婚的探討
栗原圭介    同姓不婚之禮的規範化
家井真     《詩經》中魚的“興”詞及其發展
田上泰昭    春秋左氏傳的手法及其思想――主要以“初”到“始”爲例
關口順     春秋時代的“戰”及其殘像
池田知久    《莊子》齊物論篇的知識論――齧缺、王倪問答與瞿鵲子、長梧子問答
河崎孝治    戰國時代後期墨家的發展
藤井守     謝靈運的樂府詩
大島晃     關于張橫渠的“太虛即氣”論
岩城秀夫    關于南戲(臺詞)的駢體化
吉田公平    李見羅的思想
近藤光男    關于戴震的經學
小林武     清末變法派的行動及其存在的原因――以康有爲、譚嗣同爲例
廣畑輔雄    中國思想在日本開天闢地神話中的的作用
仁枝忠     關于圓機活法――編者及其對俳文學的影響
藤川正數    論《法言》註釋史上增註(桃白鹿著)的地位


第28集 1976年

栗原圭介    春秋時代祭祀觀念的形成
淺野裕一    惠施形象的再構築――以其與辯論者及魏相的關聯爲中心
兒玉六郎    荀況的性命觀
町田三郎    “劉向”二三題
岡村繁     以蔡邕爲中心的後漢末期文學之趨勢
鄭正浩     論嵇康音樂思想中的“和”
楠山春樹    老子節解攷
森瀨壽三    李賀道教的一面
太田次男    關于禦物本白氏新樂府的正文
大塚秀高    話本與《通俗類書》――對宋代小說話本的探討
岩城秀夫    溫州雜劇傳存攷――對宋代戲劇的探討
中鉢雅量    論神仙道化劇的形成
荒木見悟    屠龍與管誌道
須藤洋一    戴名世――公與私的矛盾及其發展
竹內弘行    梁啟超與史界革命――關于“新史學”的背景


第29集 1977年

栗原圭介    禮樂思想形成過程中的相互關係與禮的功能
內山俊彥    孟子的天與人――自然觀與政治思想的關聯
池田秀三    《法言》的思想
吉田公平    王一菴的思想――圍繞其誠意說
佐野公治    晚明四書解中四書評的地位
植木久行    六朝文人別/彆集的一個形態――對陸雲集的書誌學的攷察
森野繁夫・富永一登 關于文選集註所引“鈔”的研究
林田愼之助   唐代古文運動的形成過程
野口一雄    柳永的羈旅之詞――通過常用詞進行的研究
太田辰夫    論《天咫偶聞》及其作者
三寶政美    關于魯迅的《出關》
村田俊裕    周作人留下的小說創作軌跡及其意義――以《社會小說江村夜話》的問題爲中心
花登正宏    古今韻會舉要攷――關于古今韻會舉要攷中的三等重紐諸韻
遠藤光正    類書的傳入與軍記物語
藤川正數    梁啟雄的荀子約註與日本儒學家的荀子說之間的關係――以資料研究爲主
松下忠     古賀侗蓭的中國散文論
中鉢雅量    異類婚說話的縯變――中國戀愛文學史素描


第30集 1978年

谷田孝之    關于中國古代婚姻與親屬組織的綜合性攷察――以今文九族說親屬組織的形成過程爲中心
栗原圭介    論早期中國思想發展史上主知主義的構成
加納喜光    口蓋圖變換詩的結構――詩經國風的基本詩型
川原秀城    對《太玄》結構的把握
田中麻紗巳   鄭玄《發墨守》等三篇的特色
中嶋隆藏    蕭子良的精神生活
田中利明    對韓愈・李翱《論語筆解》的探討
菅野禮行    關于白居易詩中“雪月花”描寫的形成
太田次男    關于臺灣國立中央圖書館所藏白氏諷諫明刊本
岩城秀夫    梅花與還魂――蘇軾復出的夙願
大塚秀高    《綠窗新話》與《新話摭粹》――萬曆時期的《綠窗新話》
濱口富士雄   關于方東樹的漢學批判
竹村則行    《己亥雜詩》中所見龔自珍的“落花”意識
本田濟     曾國藩的哲學――以日記爲中心
南雲智     魯迅與《地底旅行》
小林祥浩    關于《八犬傳》的白話――《八犬傳》的一種讀法


第31集 1979年

田上泰昭    春秋左氏傳中敘事手法成熟的原形――以十三魯公女記事爲中心
木村英一    中國哲學中的中庸思想
河崎孝治    呂氏春秋節喪篇與安死篇
向井哲夫    《淮南子》與墨家思想
宇佐美一博   董仲舒的政治思想――圍繞君主權的強化與抑製問題
堀池信夫    京房的六十律――兩漢經學的發展與律歷學
松浦崇     關于袁淑的《俳諧文》
神塚淑子    瀋約的隱逸思想
興膳宏     詩品與書畫理論
森野繁夫    關于文選李善註――集註本李註與版本李註的關係
增田清秀    後蜀花蕊夫人的“宮詞”
岡本不二明   語言與身體――朱熹的文學理論
磯部彰     《西遊記》中豬八戒形象的形成
山岸共      唐詩選的實際狀況及其對偽書說的批判
杉山寬行    關于朱彝尊《經義攷》的諸本
橋本高勝    孟子字義疏證繫統性的概念界定與戴震嫩的訓詁學
小林俊雄    清家本《孟子》版本攷


第32集 1980年

中鉢雅量    死與再生――中國古代祭祀的一個斷面
森田傳一郎   扁鵲攷
室谷邦行    莊子的道的觀念
三浦吉明    荀子的對天思想
片倉望     “性偽之分”與性惡說――荀子思想的分裂與統一
岩本憲司    公羊三世說的形成過程
高橋忠彥    從《三禮註》看鄭玄的禮製思想
佐竹保子    任昉的文章――其形成過程與晚年文體的變化
安東諒     圍繞《文心彫龍》神思篇
砂山稔     《關于成玄英的思想》――以重玄和無爲爲中心
加藤國安    杜甫的“拗格七律”
長谷川滋成   《文選鈔》的引書
市來津由彥   呂大臨的思想
小川陽一    三言二拍與善書
藤井良雄    顧炎武詩中的孤高形象
濱久雄     莊存與的公羊思想
藤井省三    近代中國對拜倫的介紹――以章炳麟、魯迅、蘇曼殊爲例
三寶政美    魯迅《傷逝》試論――以其創作動機爲中心


第33集 1981年

谷田孝之    關于中國古代昭穆製度產生的攷察
川上義三    防風氏與封嵎山
石田秀實    中國古代的精神病觀――中國古代的非“理性”問題
北村良和    關于前漢末期的改禮
島一      韓愈與《論語》
土田健次郎   楊時的立場觀點
福島仁     朱子心性論的形成過程
近藤正則    從《讀餘隱之尊孟辯》看朱子對孟子不尊週的反應
佐野公治    明代的揹誦――中國人與經書
小川晴久    關于實學概念
加納喜光    《詩經》類型描寫的功能
福井佳夫    關于“詔”的文體――以漢魏爲中心
吉田隆英    關于仙人子安
宮澤正順    陶淵明與劉柴桑
慶谷壽信    關于 “字母” 這一名稱
新免惠子    關于岑參的詩――同一手法的頻繁使用
下定雅弘    柳宗元的柳州詩――苦惱的解脫及其由來
阿辻哲次    北京圖書館藏段玉裁《說文解字讀》初探
南雲智     茅盾與短篇小說集《野薔薇》


第34集 1982年

鈴木喜一    春秋時代的君臣倫理
淺野裕一    墨家集團質的變化――說話類意味著什麼
向井哲夫    《淮南子》與陰陽五行家思想――以覽冥訓及本經訓爲中心
花崎隆一郎   關于荀爽的卦變說
田中麻紗巳   關于何休的夷狄關――以“進”爲中心
大上正美    關于阮籍的《爲鄭沖勸晉王箋》
矢嶋美都子   關于庾信的《蒙賜酒》詩
末岡實     中唐時期性說的發展與作用――以歐陽詹《自明誠論》、皇甫湜《孟荀言性論》爲中心
神鷹德治    關于慶安三年刊本《新樂府》
吉田隆英    唐宋拜月攷
野口善敬    明代前期禪門的一個斷面――圍繞毒峰本善與空穀景隆
鷲野正明    歸有光的壽序――古文對民間習俗的貢獻
合山究     歸莊對看花的執著――《尋花日記》的寫作過程
佐藤豐     《國粹學報》雜誌上“國粹”主義與“國學”的形成
藤井省三    魯迅“詩人”形象的破滅――以《野草》中〈復仇・希望〉各章的寫作爲中心


第35集 1983年

栗原圭介    古代中國儀禮上的慣行與原始心態――以對與閃族宗教的比較爲中心
石川三佐男   關于《詩經》中捕兔的興詞及婚宴中的即興舞蹈――以兔子爲對象的祭祀性行爲及其發展
藤山和子    通過戴震的“詩摽有梅解”來論述《詩經》摽有梅中的婚姻的適齡期
室谷邦行    《老子》的循環思想與“大”的理論
鬼丸紀      《管子》四篇的養生說
飯山正雄    週代簡策的形態及其書寫法
鈴木喜一    戰國時代的君臣倫理――以儒家爲例
近藤則之    關于《左傳》成書問題的再探討――以對禮學思想的再評價爲中心
福井佳夫    關于“上奏文”的文體――以鄒陽的《獄中上書自明》爲中心
宇佐美一博   董仲舒淺論――圍繞匈奴與復仇
藤川正敏    關于社稷祀――以後漢末期的禮學論爭爲中心
遊佐升      葉法善與葉淨能――唐代道教的一個側面
上田正      惠琳音論攷
太田辰夫    元刊本《調風月》攷
澤田亞弘    明代中期吳中文苑攷――以名士培養爲例
西村秀人    袁中郎的性靈說與李卓吾的思想
大谷通順    魯迅所譯《月界旅行》及《地底旅行》――以其中所錶現出來的掙脫牢獄思想爲中心
尾崎文昭    與陳獨秀訣別的周作人――以1922年反基督教運動中的衝突爲中心
菅野禮行    對《菅家後集》中“自詠”詩的攷察
佐藤昭     正齒音二等字的音韻變化及若干問題


第36集 1984年

清水茂      “行”的本義
柴田清繼    《管子》四篇中所見神與道
湯淺邦弘    秦的法律與法學思想――以雲夢秦簡爲中心
淺野裕一    黃老道的政治思想――與法術思想的對比
內山俊彥    仲長統――後漢末期一位知識分子的思想與行動
原田二郎    關于太平經的生命觀、長生說
沼口勝      關于阮籍的《東平賦》
衣川賢次    論謝靈運的山水詩――山水中的體驗與詩
下定雅弘    柳宗元的詩體問題――以元和十年爲界從古體嚮近體的轉變
近藤正則    王安石孟子尊崇的特色――以元豐的孟子配享及孟子聖人論爲中心
樸洋子      關于朱子的“知言疑義”
末木恭彥    陰符經攷異的思想
吾妻重二    關于朱熹的《周易參同契攷異》
伊藤漱平    李漁小說的版本及流傳――以《無聲戲》爲中心
吉田健舟    王夫之的思想――其根本性的東西
濱口富士雄   關于段玉裁的攷據――以《詩經・匏有苦葉》第二章“軌”字的攷據爲例
藤村浩一    論龔自珍――關于“愛根”與“童心”
廣畑輔雄    《日本書紀》之神武傳說與週武王故事


第37集 1985年

北村良和    試論昭穆製的結構――世代之序與父子範疇
小林茂     春秋侵伐筆法攷
吉永愼二郎   論孟軻的“不動心”在思想史上的意義
石田秀實    《管子》四篇與《荀子》正名論中的“語言”問題
間嶋潤一    鄭玄《魯禮禘祫義》的結構及其意義
佐藤利行    二陸的文章觀
野間文史    五經正義所引定本攷
矢嶋美都子   樓上的思婦――閨怨詩主題的形成與發展
加藤國安    成都時期的杜詩與庾信的文學作品
鈴木脩次    唐代擬魏晉六朝詩的風潮
川合康三    遊戲文學――圍繞韓愈的“戲”
詹滿江     甘露之變與詩人們――以李商隱爲中心
松尾肇子    《詞源》與《樂府指迷》
高橋文治    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及其它
武田時昌    從易學發展史的角度看黃宗羲對圖書先天之學的批判
三浦秀一    年輕的顏元――關于清初士大夫思想形成的攷察
荒木見悟    關于崎門學者鈴木貞齋――朱子學者的苦惱與轉變


第38集 1986年

谷中信一    關于《逸週書》的思想與成書――對齊學朮/術側面的一個攷察
倉田信靖    關于《孟子》的“春秋 天子之事也”
林剋      騶子五行說攷
玉木尚之    “樂”與文化意識――圍繞儒家樂論的形成問題
齋木哲郎    秦儒活動素描――圍繞《尚書・堯典》的改訂與《禮記》大學篇的成書問題
薄井俊二    從思想史的角度對古代中國治水理論的探討――以漢武宣房的治水事業爲中心
田中順子    試論阮籍的《獼猴賦》
沼口勝     關于阮籍的四言“詠懷詩”――以其脩辭手法爲中心
高橋均     關于敦煌本論語疏――以經文爲中心
岡村繁     編纂《文選》時的情況與當時對《文選》的評價
高橋明郎    歐陽脩散文文體的特色――與韓愈散文之不同的成因
花崎隆一郎   “李圖”攷
佐藤煉太郎   李贄的經世論――《藏書》的精神
大平桂一    揚州時期的王漁洋――以汪懋麟的作品爲線索
竹村則行    圍繞《西廂記》、《還魂記》和《紅樓夢》的夢的展開――從現實中的夢到夢中的現實
宮尾正樹    新文化運動中的張厚載與鬍適――以舊劇改良論爭爲中心
楠原俊代    關于聞一多的《律詩底研究》


第39集 1987年

小瀧敬道    投壺禮的起源與在儀禮上的意義
玉木尚之    作爲賢者的樂人的終結
吉田篤志    穀梁傳的君主觀――君權強化的理由與背景
有馬卓也    《淮南子》原道訓的地位――圍繞“因盾”思想
湯淺邦弘    從鹽鐵論爭中看管子與董仲舒的思想
武田時昌    《易緯坤靈圖》象數攷
宮野直也    王逸《楚辭章句》的註釋態度
安藤信廣    陶淵明《形影神三首》包含的問題――彿教與《贈答詩》
戶倉英美    離別詩的時間與空間
西上勝     關于韓愈的墓誌銘
黑田真美子   關于唐代小說《乾子》――與溫庭筠的關聯
岡崎由美    《拜月亭》傳奇流傳攷
阿部泰記    明代公案小說的編纂
本間次彥    圍繞王船山的詩論
松岡純子    論《商人婦》――以其與泰戈爾的《在加爾各答途中》的關聯爲中心
岩見輝彥    三浦梅園的聲主論


第40集 1988年

吉永愼二郎   孟子的仁――論其思想性質
室谷邦行    論“自然”觀念的形成
藪敏裕     《毛序》成書攷――以與古代文學的比較爲中心
坂本具償    《漢書》五行誌的災異說――對董仲舒說及劉嚮說的資料分析
古川末喜    對建安、三國文學思想的新探討
下定雅弘    韓愈的詩作――從古體優勢嚮近體優勢的變化
東英壽      “太學體”攷――在北宋古文運動中的探討
近藤正則    關于張九成的《孟子傳》
日下翠      “出”字攷
丸山浩明    《水滸傳》簡本淺探――圍繞劉興我本和藜光堂本
吉田純     《尚書古文疏證》及其時代
手代木有兒   “自由”思想在清末――其傳播與發展
遊佐徹     “西學”與“新學”――論中國近代引進西方文化時的理論依據
長堀祐造    魯迅革命文學理論中的託洛斯基文藝理論
丸山升     中國知識分子的選擇――以蕭乾爲例
大西剋也    關于上古漢語否定詞“弗”與“不”的區別――對否定論的再探討
遠藤光曉    關于三個內外轉


第41集 1989年

吉永愼二郎   對《論語》里仁篇首章的解釋與孟子的思想
後藤秋正    哀辭攷
龜山朗     關于建安詩人的送別贈答詩
高野淳一    關于王弼的“分”的思想――通過與郭相的對比
佐藤正光    宣城時期的謝朓
高橋均     關于《舊抄本論語義疏》――以刑昺《論語正義》的竄入爲中心
中筋健吉    宮體詩與《玉臺新詠》――對宮體詩爲豔詩的質疑
松本肇     關于柳宗元的《非國語》
名畑嘉則    關于司馬光的《潛虛》
宮澤正順    關于僧一行的《天真皇人九仙經》與《曾慥》的《道樞》九仙篇
水野實     明代推崇《古本大學》的背景――其正當化的手法及後學的狀況
根山徹     《還魂記》中對柳夢梅形象的設定
石田和夫    清儒李穆堂――圍繞其心學的性質
村山吉廣    方玉潤的詩經學――《詩經原始》的特質
伊藤虎汍    魯迅早期的宗教觀――科學與“迷信”
福田哲之    《倉頡篇》的內容與結構――以阜陽漢簡《倉頡篇》爲中心
遠藤光曉    《切韻》反切的諸來源――根據反切下字進行的識別


第42集 1990年

玉木尚之    《晉語》文公故事解讀――新王的即位與社會的淨化
湯淺邦弘    孔子與夢及天命――《論語》甚矣吾衰章解釋與儒家對夢的觀念
三浦吉明    關于管子幼官篇――以三十節氣爲中心
加地伸行    《孝經》在漢代思想上的地位――從宗教性到禮教性
上田武     陶淵明的生活理念
前田繁樹    《老子西升經》攷――試論其成書過程
市川桃子    古典詩歌中的荷花――從荷衰到芙蓉死
山田俊     隋唐時期“道性”思想的發展
鈴木敏雄    關于韋應物的雜擬詩――模倣的樣式及其意義
坂內榮夫    關于唐代後期所見儒道一致思想――圍繞羅隱的《兩同書》
內山知也    鶯鶯傳的結構與主題
宇野直人    柳永的詞風與北宋都市生活
宇佐美文理   蘇東坡的繪畫理論與《東坡易傳》
芳村弘道    元版《分類補註李太白詩》與蕭士贇
福滿正博    試論元雜劇中的度脫劇
小川利康    五四時期周作人的文學觀――以W・布萊克、L・託爾斯泰的影響爲中心
牧陽一     作爲基督教悲劇的曹禺的《雷雨》、《日出》、《原野》
遠藤光曉    臻櫛韻的分韻過程與莊組的分布


第43集 1991年

山邊進     《墨子》尚同三篇的統治機搆及其理論
菅本大二    荀子對法家思想的吸收――以“禮”的思想爲中心
佐藤明     漢初的容的思想――以《新書》容經篇爲中心
戶川芳郎    關于淮南子所引的詩句
野村茂夫    對偽《古文尚書》的若干攷察――以其與《帝王世紀》的關聯爲中心
矢嶋美都子   漢詩中杏花形象的變遷
大地武雄    關于陶淵明的生死觀
嚮島成美    對鮑照對偶手法的攷察
加藤敏     元結詩文中對水石的執著
靜永健     論元稹《和李校書新題樂府十二首》的創作意圖
村上哲見    薑白石詞淺論
明木茂夫    詞學中記譜法的結構
濱口富士雄   清代攷據學中攷證方法的發展
末岡宏     章炳麟經學思想攷察――以春秋學爲中心
伊藤德也    白話歐化討論中的三類觀點――以1932年的觀點爲中心
杉野元子    老捨與學校糾紛――以《趙子曰》爲中心
遠藤光曉    關于《切韻》中脣音的開閉


第44集 1992年

石川三佐男   關于《楚辭》九章思美人篇中“美人”的本質――以九歌與鏡銘中“美人”之本質的解明爲著眼點
齋木哲郎    董仲舒與《春秋穀梁傳》――西漢穀梁學的一個斷面
南澤良彥    《帝王世紀》的形成及其意義
佐藤利行    關于入洛後的二陸
中島隆藏    重玄派小攷――對《道德真經廣聖義》學說的探討
福井文雅    道教文獻所見頌的功能
松浦友久    “客寓”的思想――理解李白詩的一個立腳點
淺見洋二    中晚唐詩中的風景與繪畫
內山精也    蘇軾次韻詞攷――以詩詞間所見次韻之異同爲中心
花崎隆一郎    “《易本義》卦變圖”攷
江口尚純    鄭樵的經書觀――以詩經學、春秋學爲例
中川諭     《三國誌縯義》版本研究――建陽刊“花關索”係/繫諸本間的關係
笠井直美    被隱藏起來的另一個“忠義”――從明代《水滸》批評看“忠義”的多層含義
野村鲇子    關于錢謙益對歸有光評價的諸問題
宮內保     山水描寫的手法――以王漁洋“神韻詩”爲例
種村和史    戴震的詩經學―《杲溪詩經補註》的立場及方法
清水賢一郎   明治的《湖》與民國的《茵夢湖》――日中兩國對施託姆的理解
尾崎雄二郎   韻學備忘(重紐反切非類化論)


第45集 1993年

今鷹真     關于《墨子》的押韻
福田哲之    許愼對“古文”的理解
間嶋潤一    《尚書中候》的太平神話與太平國家
林香奈     關于漢魏六朝的誄――以其與墓碑的關聯爲中心
下見隆雄    中國女性史研究的新角度――以《晉書》列女傳爲例
詹滿江     李義山詩中的司馬相如――隱含在其中的詩人的自畫像
加固理一郎   李商隱駢文中引用典故的手法
三浦國雄    氣質變化攷
角田達朗    朱熹格物致知說的再探討
早坂俊廣    陳亮的道學――以《西銘說》爲中心
荒木見悟    明代的李通玄
尾上兼英    虛搆中的“王昭君”
中村聰     康有爲的經濟政策論
瀨戶宏     關于上海戲劇協社上縯的《少奶奶的扇子》
邵迎建     《傳奇》的世界――認同危機的文學
鄭麗蕓     關于池大雅的“竹石圖”題畫詩――漢詩對中國詩歌是如何吸收消化的


第46集 1994年

福本郁子    關于《詩經》中的“草木伐採”的興詞
白杉悅雄    九宮八風圖的成書與河圖・洛書的流傳――漢代學術世界中的醫學
中野達     張湛《列子註》中的玄學諸說
上田武     陶淵明的年輕朋友――其贈答詩的世界
筧文生     李白與高適
吾妻重二    太極圖的形成――對儒彿道三教的再探討
藤井京美    王安石的伯夷論
小林徹行    元的閨秀鄭允耑的文學
岡村真壽美   《秦並/併六國平話》與鬍曾的詠史詩――對講史小說發展過程的探討
水野實     對王守仁《大學古本徬釋》的探討
上田望     清代英雄傳奇小說形成的揹景――由貴州安順地方戲進行的展望
手代木有兒   “群”與“民德”――嚴復的西洋體驗與“群學”的形成
中里見敬    魯迅《傷逝》的獨白與自由間接引語:從敘述學和風格學角度作一探討
丸尾常喜    復仇與埋葬――關于魯迅的《鑄劍》
大槻幸代    凌叔華與“新月社沙龍”――圍繞戀愛結婚、小家庭製度及對曼斯菲爾德的認識


第47集 1995年

湯淺邦弘    秦王朝吏的概念――雲夢秦簡《語書》《爲吏之道》在思想史上的意義
谷口洋     關于《淮南子》的文辭――漢初諸學的統合與漢賦的形成
大上正美    嵇康蔔疑試論
佐竹保子    西晉的出處論――繼皇浦謐之後夏侯湛與束皙的“設論”
小南一郎    元白文學集團的小說創作――以鶯鶯傳爲中心
副島一郎    《通典》的史學與柳宗元
丸山茂     作爲迴憶錄的《白氏文集》
野間文史    關于廣島大學藏舊抄本《周易正義》
垣內景子    論朱熹的“敬”
福田殖     聶雙江、羅念庵在陽明學派中的地位
佐藤煉太郎   《李氏說書》攷――與林兆恩《四書正義纂》的比較
根山徹     清代《還魂記》的縯變
竹村則行    從梅妃看《長生殿》中楊貴妃的形象
趙京華     周作人與柳田國男――以固有信仰爲中心的民俗學
內藤正子    R・馬禮遜和J・馬希曼的中國語法著作


第48集 1996年

福島吉彥    老子河上公章句用韻攷
釜谷武志    賦中何故多難字──西漢時期的讀賦之法
岩本憲司    “屬詞比事”及其背景
永井彌人    從前漢後期的明堂建設看王莽的意圖
石合香     從曆法角度對漢火德說的再探討
南澤良彥    張衡的巧思與“應閒”――東漢中期的科技與禮教社會
阿部順子    關于陳壽《諸葛氏集》的編纂
垣內智之    竺道生之理的概念及悟性
黑田真美子   六朝、唐代冥婚故事的登場人物――與神婚故事比較
高野淳一    關于吉藏的“彿性”思想――以“中道”觀爲中心
市川清誌    關于郎士元――以劉晏及安史之亂後的會稽詩人集團間的關係爲中心
松木きか    關于北宋的醫書校訂
池澤滋子    蘇軾與琴
三野豐浩    陸遊與範成大在成都的交往
清水茂     《水滸傳》的地理知識
井川義次    17世紀耶穌會士對“易”的解釋
船越達誌    《紅樓夢》戀愛故事攷
錢鷗      青年時代的王國維與明治學術文化――以《教育世界》雜誌爲中心


第49集 1997年

野田雄史    從押韻法探討《楚辭》離騷篇的成書狀況――以奇數末韻、句中韻爲線索
佐川繭子    關于中國古代鄉飲酒概念的形成――以其與《儀禮》、《禮記》的關係爲中心
佐竹保子    張華文學作品中所見《老子》之影響
福井佳夫    關于六朝四言詩的衰微――以其與美文的關聯爲中心
佐藤大志    六朝樂府詩的發展與樂府題
矢嶋美都子   慶豐收之詩――從“喜雨”詩到“喜雪”詩
諸田龍美    從“歐陽詹”事件看對《鶯鶯傳》的新解釋――圍繞中唐的“尤物”論
小路口聰    從朱熹的曾點觀看其對陸象山批判的立場
氏岡真士    平話依據的史書――試論平話之作者
三浦秀一    試論許衡――作爲金元之際程朱學的繼承者
根山徹     《還魂記》版本初探
新井洋子    從《蘇長公文集》的編纂看張溥和吳偉業文章觀之一端
大西剋巳    關于王船山的“郡縣、封建”論――其歷史理論與政治思想
水上雅晴    臧琳《經義雜記》及其歷史意義
根岸宗一郎   亨特、泰納文論思想對周作人的影響及周作人文學觀的形成
北岡正子    雷石榆的《沙漠之歌》――中國詩人的日語詩集
和田英信    “古與今”的文學史――對中國文學史的思攷
町田三郎    海保漁村札記


第50集 1998年

谷口洋     關于《國語》、《論語》的“語”
石川三佐男   《楚辭》學術史論攷
近藤則之    關于董仲舒思想中“元”的意義
池平紀子    形神論在中國彿教中的發展――以東晉劉宋時期在家佛教者的形神論爲中心
沼口勝     關于《飲酒》詩(二十首)其十七的寓意-從陶淵明的角度看劉裕和韓延之
龜田勝見    關于《上清後聖道君列紀》中的種民思想――兼論與《太平經抄》甲部的關係
松木きか    歷代史誌書目中的醫書的範疇與評價
淺見洋二    “詩中有畫”及“著壁成繪”――中國的詩與繪畫
宇佐見文理   宋代繪畫理論中的“形象”問題
池澤滋子    丁謂與《西昆酬唱集》
黃冬柏     西廂故事的流傳與“傳奇”――圍繞“傳奇”名稱的變遷
表野和江    明末吳興凌氏刻書攷――凌濛初與出版
山口久和    中國近代學朮/術的形成――以閻若璩和章學誠爲例
李惠京     因天下觀的崩潰造成的人間觀的動搖――從梁啟超的“變法通議”到“德育鑒”
是永駿     關于中國新時期詩歌語言的特性――戈麥詩論
成澤勝     關于朝鮮的集韆家註係/繫杜詩――對《杜詩諺解》中杜詩解釋的系統研究
町泉壽郎    山協東洋與徂徠學派――圍繞《外臺祕要方》的翻刻


第51集 1999年

小林徹行    《儀禮》士冠禮篇所見女禮
南部英彥    從前漢後期對宗廟製的議論看儒教國教化――以親親、尊尊主義的分析爲中心
清水凱夫    《隋書》經籍誌的相位及其改訂復原法
東英壽     北宋初期的古文家與行捲――從科舉的試前準備看古文復興的展開
保苅佳昭    蘇軾的超然臺詩詞――熙寧九年發生的詩禍事件
柴田篤     “顏子沒而聖學亡”的意義――宋明思想史上的顏迴
溝本章治    論朱子哲學的理論結構――形而上下與體用的關係
大山潔     《詩法源流》偽書說新攷――依據五山版《詩法源流》及朝鮮本《木天禁語》進行的研究
田仲一成    南戲《殺狗記》腳本的分化與流傳
合山究     “選秀女”與明清的戲曲小說
廖肇亨     從金堡的《遍行堂集》看明末清初江南文人的精神世界
白水紀子    從中國現代文學看民國時期的蓄妾製
山內一惠    魯迅與高長虹
關根謙     對四十年代阿壟的獨特性的探討
松尾倖忠    試論中國“詩跡”的形成――與日本的“歌枕”相比較
長尾直茂    江戶時代漢詩文中所見關羽之形象――與《三國誌縯義》的關聯
白石真子    徂徠學“文論”中的韓愈、柳宗元
直井文子    賴山陽的女性觀與“十二媛絕句”
吉田公平    大鹽中齋與林良齋


第52集 2000年

橋本昭典    對《莊子》天地篇〈漢陰丈人故事〉解釋的變化――圍繞其比喻與誇張
佐川繭子    關于郭店楚簡《茲衣》與《禮記》緇衣篇的關係――對先秦儒家文獻形成的攷察
辛賢      關于太玄的“首”與“贊”
渡部東一郎   關于後漢“寬政”的思想背景
樋口泰裕    北魏孝文帝弔比干文攷
高橋均     舊抄本論語義疏與敦煌本論語疏
溝部梁惠    關于傳奇勃興以前唐代小說中的虛搆――以對〈淮南獵者〉(《紀聞》)與〈安南獵者〉(《廣異記》)的比較分析爲中心
川合康三    古文家與楊雄
山田俊     關于林疑獨《莊子》註的思想――以理、性、命爲中心
木下鐵矢    朱熹的思攷――其基本形態與可能性
小松謙     《脈望館鈔古今雜劇》攷
根山徹     馮夢龍《墨憨齋重定三會親風流夢傳奇》中對《牡丹亭還魂記》的改變
廣澤裕介    《喻世明言》四十卷本攷
表野和江    關于吳興凌氏刻《世說新語》四種
鶴成久章    論明代科舉中的專經
船越達志    《紅樓夢》女性描寫中的兩個世界――以晴雯之死爲中心
秋吉收     魯迅《野草》中的芥川龍之介
鄧捷       “愛國”與“文藝”的糾葛――聞一多與清華園的詩人們
古屋昭弘    《齊民要術》中所見使動用法Vt+令+Vi


第53集 2001年

森和      《山海經》五藏山經中的山嶽神祭祀
坂出祥伸    從“治國”到“治身”的思想歷程――天人相關說與“氣”的脩煉
內山直樹    漢代序文的體例――以《說文解字》敘〈敘曰〉的解釋爲中心
佐野大介    《古文孝經孔安國傳》的法治觀
大上正美    不屈不撓剛直不阿――論嵇康的“難自然好學論”
吉村誠     由玄奘的事跡看唐代初期的彿教及國家間的交往
谷口真由實   杜甫的社會批判詩與房琯事件
屋敷信晴    唐代小說與《真誥》
桐島熏子    孟光故事的縯變――白居易的妻子與北條政子
西上勝     以母親爲題材的古文――歐陽脩《瀧岡阡錶》攷
阿部順子    《古文苑》的成書年代及其出處
宮紀子     蒙古朝廷與《三國誌》
竹內真彥    關于《三國縯義》中關羽的稱呼――以《縯義》的形成爲中心
馬淵昌也    從劉宗週到陳確――宋明理學嚮清代儒教的轉變
淺井邦昭    方苞的“義法”與八股文批評
吉田純     翁方綱的經學――“乾嘉學”中的“宋學”與“漢學”
小川陽一    肖像畫與明清小說
中野知洋    吳淞時期的沈從文
伊原大策    結果補語結構“V見”的產生及其變遷
金培懿     龜井南冥的《論語語由》在日本漢學史上的地位


第54集 2002年

莊兵      關于《孝經》的成書
池田秀三    左氏說消失之謎――後漢左氏學的形成及特徵
馬場英雄    嵇康《管蔡論》攷
狩野雄     西晉宮廷相和歌辭的一個側面――圍繞“晉樂所奏”的相和歌辭
河野貴美子   關于《搜神記》所收再生記事的攷察――五行志記事的發展與變化
佐野誠子    作爲雜傳書的誌怪書
佐伯雅宣    關于梁代的“侍宴詩”――以其與建安文學的關聯爲中心
諸田龍美    好色的風流――造就瞭《長恨歌》的中唐的美學觀
松本肇     唐詩中所見桃花源――不充足的快樂
岡本不二明   唐參軍戲腳色攷
會谷佳光    關于《崇文總目》的抄本與輯佚書
近藤正則    “聖人可學而至”的根本――論程伊川思維方式中“對”的特性
望月真澄    《龍龕手鏡》的音韻背景
松本武晃    胡安國《春秋傳》的復仇思想
梁音      二十四孝的孝――以老萊子孝行故事爲例
內田健太    袁宏道晚年的“學問”及其範圍
佐藤煉太郎   陽明學派的禪學思想及對其之評價
河井陽子    關于明末清初小說與戲曲的關聯――以馮夢龍的《三言》爲中心
蕭燕婉     關于袁枚的女弟子屈秉筠與蕊宮花史圖
近藤龍哉    鬍風與《文藝講話》 1945年重慶――1948年香港
太田亨     關于杜詩的註釋書《心華臆斷》――日本禪林對杜詩解釋的狀況


第55集 2003年

竹田健二    郭店楚簡《性自命出》與上海博物館藏《性情論》的關係
渡邊義浩    三國時期的“公”與“私”
佐竹保子    論陸機的《縯連珠》五十首――其多元性與抒情性
大平倖代    神奇的長江――郭璞《江賦》的描寫及其對世界的認識
豬股宣泰    《論語義疏》的郭象說與皇侃
薄井俊二    《天臺山記》的流傳
內田誠一    靜嘉堂本《王右丞集》刊刻年代攷
西脅常記    彿教徒的遺言――以唐代爲中心
鍋島亞朱華   李見羅的“脩身”與“知止”思想
野村鮎子    歸有光《先妣事略》的源流――以母親爲主題的古文體的產生與發展
小塚由博    《板橋雜記》成書攷――以余懷晚年的交往爲中心
大木康     宣爐因緣――方拱乾與冒襄
小川恆男    論黃宗憲詩的“饒舌”――類型化與敘述性
小林武     章炳麟的《訄書》與明治思潮――以其與西洋近代思想的關聯爲中心
杉野元子    柳雨生與日本――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親日”派文人的足跡
靜永健     關于東京國立博物館藏抄本殘卷《白氏文集六十六》的正文
太田亨     日本禪林對中國杜詩註釋書的接受――從《集千家註分類杜工部詩》到《集千家註批點杜工部詩集》
清水徹     伊藤仁齋詩論中所見《詩人玉屑》的影響
伊藤倫厚    伊藤東涯的《周易》十翼批判
相原茂     關于日中翻譯的規則


第56集 2004年

城山陽宣    賈誼《新書》的成書
工藤卓司    《賈誼新書》中所見對諸侯王國的策略
土屋聰     鮑照的作品及自身所處的地位――以行旅詩爲中心
安藤信廣    北周趙王的文學與庾信的影響――以聖武天皇宸翰《雜集》所收《周趙王集》爲中心
長谷部剛    杜甫的《兵車行》與古樂府
谷口高志    唐詩的音樂描寫――其類型及白居易的《琵琶引》
高橋未來    杜牧的邊塞詩――以其作品集的編纂及對“河湟”的吟詠爲線索
井澤耕一    王安石學派的興隆與衰退――蔡卞與秦檜
三澤三知夫   楊簡的解經法――以《楊氏易傳》爲中心
伊藤晉太郎   關羽與貂蟬
竹內真彥    諸葛亮與籌筆驛――英雄傳說及其舞臺
土屋育子    元雜劇劇本在明代以後的流傳
川島優子    《金瓶梅》的構思――脫胎於《水滸傳》
松村昂     祝子語怪――從《語怪》到《罪知錄》
王毓雯     蔣士銓的戲曲創作與文字獄
中里見敬    塑造“内心”:關於人物思考傳達的文體學分析
萩野脩二    謝冰心的作家魂――一片冰心
孫猛      唐佚籍十二種攷――以《日本國見在書目錄》的著錄書爲中心
川原秀城    星湖心學――朝鮮王朝的四端七情理氣之辨與亞里斯多德的心論


第57集 2005年

矢田尚子    對楚辭《離騷》中“求女”的探討
狩野雄     舞臺上的曹丕樂府――圍繞曹丕樂府中所見樂舞錶現
北島大悟    謝靈運對道教思維的接受
大村和人    從“女巫”到“小婦”――試論樂府《三婦豔》中“小婦”的來源
中木愛     白居易詩中的“枕頭”――對基于生理感覺而帶來的充實感的歌詠
小島毅     兩個心――朱熹的批判及對朱熹的批判
田中智行    《金瓶梅》的感情觀――對令人動情之物的認識及其描寫
本多道隆    紫柏真可對覺範慧洪的推崇及其他――投進明末知識界的一塊石子
中嶋隆藏    嘉興大藏經刻印初期的情況
江尻徹誠    關于陳啟源《毛詩稽古編》的詩序論
石田志穗    被脩煉過的性――劉一明的思想
水上雅晴    關于《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的編纂――清代幕府學術功能之一端

北澤纮一    康有爲的華夷觀
永井英美    論魯迅的作品《離婚》
楊曉文     豐子愷與廚川白村――圍繞對《苦悶的象徵》的接受
王京鈺     五山句題詩的特徵――
湯城吉信    中井履軒的宇宙觀――解讀其天文關係圖
佐藤晴彥    關于國家圖書館藏《水滸傳》殘捲――是否是“嘉靖本”?


第58集 2006年

石田秀實    自身與他人――《莊子》與“他人”
宮崎順子    傳郭璞作《葬書》的形成與變化
內田誠一    關于《蕭和尚靈塔銘》的碑文――講述與王維、王縉兄弟交往的石刻資料之復原

蘇明明     唐代飲茶文化史上的詩僧皎然的茶詩
山口若菜    關于蘇軾的打鼾詩
白井順     人們是如何閱讀《朱子訓蒙絕句》的――朱子學的普及與傳播的一個側面

土肥剋己    對歌的執著及宋元時代的類型論
土屋育子    對戲曲劇本讀物化的一個探討――以伋古閣本《白兔記》爲中心

大場一央    關于王陽明的“立志”――集中在衝動上的脩養
荒木龍太郎   對良知現成論者的攷察――從渾一和一貫的角度

小川晴久    對人類既嚴厲又仁慈的目光――王船山的《尚書引義》與《詩廣傳》的世界

佐藤浩一    關于仇兆鰲《杜詩詳註》的音註――超過一萬的音註說明瞭什麼?

有木大輔    從曹寅的奏摺看禦定《全唐詩》的成書過程
田村將     雍正二年的文廟從祀改革及其時代背景
川路祥代    大正民主思潮下的臺灣儒學思想
大東和重    魯迅的《吶喊》與近代作家評論的登場――20年代前期中國的讀書行爲與《吶喊》自序

子安加餘子   周作人與歌謠――關于中國知識分子與民俗學的攷察
岡崎由美    四川唐門攷――武俠小說與評書《雍正劍俠圖》、《三俠劍》

中安真理    關于傳抄本《日本國見在書目錄》的繫統
平田昌司    黃公紹傳攷


第59集 2007年

草野友子    上博楚簡《競建內之》及《鮑叔牙與隰朋之諫》的關係及其思想
穎川智     上博楚簡《互先》的宇宙生成論――以其與馬王堆漢墓帛書《道原》的關聯爲中心

田中靖彥    《世說新語》的三國描寫與劉義慶
成田健太郎   詠讚書體的韻文類型“勢”及其周邊

吉田文子    敦煌民歌中所見雜言體的結構――以三言句爲中心

富永一登    《文選》李善註的流傳――從唐抄本到尤本

志野好伸    筆法與筆意――關于張旭的歷史地位

陳翀      替朋友亡妻賦詩的白居易――元稹之妻韋叢的死及其悼亡唱和詩

三上英司    唐代“輕薄”攷
藤原祐子    《草堂詩餘》與書會

和泉ひとみ   關于元雜劇中尉遲敬德形象的形成

林桂如      關于余象鬥的《列國前編十二朝》

竹內真彥    《三國誌縯義》中的身高應如何計算?――中國歷史記述中的身高描寫淺探

齋藤正高    《東西均》的反因說與水循環論
仙石知子    從族譜看明清戲曲小說中青年女子的形象

赤松美和子   對戒嚴令下臺灣“文學場”的攷察――救國團的文藝活動與編輯痖絃

飯塚容     關于搬上舞臺的魯迅作品
竹內弘行    朱謙之的大同共產思想

池田昌廣    《日本書紀》與六朝的類書

松村巧     華岡青洲的醫學思想


第60集 2008年

村田進     關于《老子》三十九章中“萬物得一以生”一句
高芝麻子    對炎熱的恐懼――《楚辭》〈招魂〉及漢魏的詩賦中所見暑熱與涼爽

須藤洋一    “虛幻”的西王母
高橋康浩    關于韋昭的《吳鼓吹曲》――圍繞孫吳正統論

傍島史奈    唐代詩僧與六朝僧
谷口高志    音樂的映像――以韓愈的《聽穎師彈琴》和李賀的《李憑箜篌引》爲中心

陣內孝文    王維的詩 《惆悵》攷――輞川莊的理想與現實
好川聰     圍繞韓愈的長篇迴想詩 ――與杜甫的比較

橘英範     中唐唱和文學的發展――走嚮《劉白唱和集》之路

中西久味    契嵩的護法思想
中尾健一郎   司馬光的洛陽隱居生活與其文學活動

石立善     關于朝鮮古寫徽州本《朱子語類》――兼論語類體的形成

松野敏之    關于王夫之脩養論的攷察――以“一以貫之”的解釋爲中心

松崎哲之    浙東的禮學――萬斯大《學禮質疑》的世界
白井澄世    30年代瞿鞦白作爲知識分子的主體意識的變化

山口守     
巴金《家》的文本變容――關於小説、戲劇、電影
橋本陽介    高行健《靈山》中敘述之聲的流動與“語言流”

阿部光麿    伊藤仁齋的“天道”論
白石真子    太宰春臺思想中詩論文論之意義


第61集 2009年

洲脇武志    漢文帝的遺詔和短喪制的發展——以“以日易月”為中心——
佐野大介    孝行故事中血緣性的含義
高橋睦美    《老子指歸》與王弼《老子》注的差異
狩野充德    《文選音決》的音注與《文選》的解讀——以“見·樂”二字為例——
紺野達也    唐宋時期對王維《輞川集》及《輞川圖》評價的變遷——從文人對詩畫的評價出發——
戶崎哲彥    白居易《醉吟先生墓誌銘》的自撰與碑刻
益西拉姆    賈島的詩人形象——虛與實之間——
遠藤星希    關於李賀詩中體現的時間意識——神女的時間、永遠的現在——
加納留美子   夜雨對牀――蘇軾兄弟所期望的理想將來
藤井倫明    “流行”之“理”——再考朱熹之“理”——
白井順     東亞地區薛瑄《讀書錄》的刊行及其版本變化
廖肇亨     再考晩明時期文人的懺悔思想——以袁中道“心律”為中心——
齊藤正高    《物理小識》中的腦與心
蕭涵珍     李漁小說中的同性戀——從真情與禮教的角度出發——
船越達志    巧姐的“忽大忽小”與林黛玉之死——《紅樓夢》後四十回構思考——
吳紅華     關於周作人對李卓吾的評價
津守陽     圍繞“鄉土”的時間形式——沈從文與“不變的靜寂的鄉村”形象——
渡邊晴夫    孫犁的地位——作為解放區作家的特殊性——
佐藤進     “到處”小考


第62集 2010年

高戶聰     對“明神”的作用與特徵之考察
柳川順子    漢代古詩與古樂府之關係
渡邊義浩    陸機的“封建”論與貴族制
大渕貴之    《藝文類聚》編纂考
神塚淑子    《海空智藏經》續考——以卷十《普記品》為中心——
山田和大    關於韋應物任蘇州刺史時期——詩作系年與吏隱意識——
好川聰     劉禹錫的異文化認知
二宮美那子   姚合的“小吏文學”——以《武功縣中作三十首》為中心——
伊崎孝幸    司空圖的文學論——何為味外之旨——
橘千早     關於講經文演出的考察——以對P.二四一八《佛說父母恩重經講經文》的分析為中心——
中純夫     本末格物說考
甲斐雄一    陸游與四川文人的交流——結合范成大之成都赴任——
奧野新太郎   劉辰翁的評點與“情”
芳村弘道    南宋選學書《選詩演義》考
陳文輝     《竹葉舟》考
馬場昭佳    《水滸傳》征遼故事的成立背景——以“宋代忠義英雄譚”為內核的作品生成——
伊香賀隆    王龍溪的“顏子”論
久米晉平    李二曲的“反身實踐”思想——圍繞其四書解釋展開——
小笠原淳    王蒙小說中的蘇聯文學式表達——以與奧斯特洛夫斯基、高爾基、艾特瑪托夫小說的比較為中心——
白水紀子    臺灣女性文學的鄉土想像——以陳雪《橋上的孩子》為中心——


第63集 2011年

武田時昌    刑德遊行的占術理論
池田恭哉    《劉子》中體現的劉晝思想
加納留美子   蘇軾詠梅詩考──梅花的“魂”──
原田愛     蘇轍對蘇軾《和陶詩》的繼承
大岩本幸次   關於《皇極經世解起數訣》中的“聲音韻譜”
松浦智子    楊家將的譜系與石碑──從其與楊家將故事發展的關係出發──
氏岡真士    論三十卷本《水滸傳》
上原究一    關於《李卓吾先生批評西遊記》的版本問題
荒木猛     論《金瓶梅》中的反復描寫
播本崇史    明末天主教書籍中的靈魂論
仙石知子    毛宗崗本《三國志演義》對養子的描寫
堀池信夫    中國第二代伊斯蘭哲學 ──馬注及其思想──
小方伴子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所引《國語》考
尾崎順一郎    關於焦循“一貫”解──所謂“修己治人”觀的特色及其意義──
竹村則行     明清文學史的角度考察清·顧沅《聖蹟圖》贊詩
岩田和子    清末民初湖南的說唱類“私訪”故事的流傳
森雅子     火把照耀之物──周作人與性科學──
中丸貴史    漢文日記敍述與漢籍──作為攝關家日記的《後二條師通記》──
松井真希子   海保青陵《老子國字解》──徂徠學派中《老子》學的一個發展


第64集 2012年

前原あやの    張衡《靈憲》的天文理論與尚水思想
田中郁也    關於李登、呂靜所用的五音
明神洋     《肇論》中“空”與“無”的論理
野間文史    從義疏學到五經正義──問答體的歷史與發展──
種村由季子   駱賓王《帝京篇》與武則天洛陽駐輦
佐佐木聰    論《開元占經》的諸抄本與近古以後的流傳
中純子     唐代中晩期蜀地的音樂文化 ──以與長安的交流為中心──
東英壽     論歐陽修書簡九十六篇的發現
齋藤茂     與古人的唱和 ──以蘇軾《和陶詩》為中心
原田信     《詩經》注釋史中《毛詩舉要圖》的意義
辻井義輝     朱熹哲學之“主宰”論 ──圍繞關係性與主體責任的問題展開──
內山精也     宋末元初的文學語言──晩唐體的走向──
田村彩子     醜女鍾離春的故事 ──雜劇《鍾離春智勇定齊》與鼓詞《英烈春秋》──
井口千雪     對《三國志演義》創作過程的考察
荒木達雄    “嘉靖本”《水滸傳》與初期《水滸傳》的文繁本系統
喬玉鈺     張令儀的家庭與文學 ──清代桐城女性作家體現的“才女”與“賢婦”之糾葛
高彩雯     郁達夫文學中的“田園” ──從《西青散記》到不遇的方法學
裴亮      文學團體的創立與嶺南現代文學的成立 ──文學研究會廣州分會的歷史地位──
濱田麻矢    曾是女學生的我 ──張愛玲《同學少年都不賤》中的回想敘事──
關口順      對作為禮的神祇祭祀之考察 ──對比日本的神祇祭祀──


第65集 2013年

吾妻重二    儒敎再考——儀禮、祭祀、鬼神、五經
濱村良久、水野實   《詩經》國風的結構分析

尾崎勤     關於《歸去來兮辭》中的固定用語“已矣乎”

遠藤星希    李賀詩中循環的時間與神仙之死

長谷川真史   元稹《連昌宮詞》考
二宮美那子   園林中的“小空間”——以白居易的詩文爲中心——
福谷彬     孔孟一致論的展開與朱子的地位 ──以性論爲中心──

阿部亙     李贄的死生觀 ──從對死的恐懼到死的選擇
小松謙     關於《麒麟閣》——隋唐故事與戲劇——
連凡      《宋元學案》的學案表與師承關係 ──關於其內容與學術上的意涵──

志野好伸    從哲學到人生哲學 ──以李石岑爲線索展開
山本恭子    近世華北地區“招魂”、“報廟”習俗的變遷
花登正宏    《字彙》對我國字書史的影響
佐野大介    本朝對弑父弑母之不孝的承認
南澤良彥    《孔子家語》在日本的接受——以德川時代爲中心——
野村英登    關於佐藤一齋的靜坐說中艮背之功夫——從與林兆恩的比較出發


第66集 2014年

高戶聰    論《日書》體現的巫與狂的關係
青山大介   論清華簡《說命(傅說之命)》的主題──以其“天”觀念及傅說故事爲線索──

西山尚志   秦焚書觀的變遷
栗山雅央   左思《三都賦》與西晉武帝司馬炎
西尾和子   論南宋時期《太平廣記》接受擴大之要因

藤田拓海   “乾”“乹”字考
陳文輝    元曲中的戀愛與戰鬥

櫻木陽子   雜劇《梧桐雨》中的晩秋季節

西川芳樹   論元代描寫發跡的作品群──以《薛仁貴征遼事略》爲中心──

佐藤麻衣   關於張居正的《孟子》解釋及其學說在歐洲的接受情況
三浦秀一   明朝提學官王宗沐的思想活動與王門高弟

平塚順良   論《吳騷三集》
千賀由佳   蘇庵主人《歸蓮夢》中的“白蓮教”
小島明子   清末雜誌《教育世界》與王國維 ──基於對未署名文章之調査的編集背景考證──
池田智惠   東方的亞森・羅蘋”魯平的形象變化 ──以淪陷期上海的“謊言世界”爲舞臺──

松崎寬子   論鄭清文短編小說《苦瓜》《清明時節》與舞臺劇《清明時節》的文本變化

松村茂樹   論長尾雨山在上海參加的詩會
藤井省三   從夏目漱石《少爺》到魯迅《阿Q正傳》的發展──牧卷次郎《滿州問題》・“夜裡的支那人”事件與“幻燈片事件”的比較及“清”與“吳媽”的女性形像的譜系──


第67集 2015年

淺野裕一    孤立的靈魂――楚辭《卜居》與《漁父》中的屈原像――
鈴木達明    論《莊子》寓言中的裝飾性敘述
牧角悦子    論賈誼賦
嘉瀬達    《漢書》藝文志・詩賦略與西漢辭賦
加藤文彬    王績《山中獨坐自贈》《自答》詩考――否定媒介的陶淵明像――
仙石知子    “拐帶女人的猴子”在中國小說中的發展
陳佑真     蘇軾在經學上的突破―《書傳》經說的特徵及其意圖
潘超      關於上海圖書館藏明抄本《夷堅志乙志》的考察——以洪邁改作原委為中心
松葉久美子   元朝治下的王應麟及其思想
王俊鈞     繪畫養生論―以董其昌發言作出發
新田元規    許三禮的海昌講會與黄宗羲“海昌五経講義”
田中有紀    江永對十二平均律的解釋和河圖洛書之學
金文京     論十八·十九世紀朝鮮燕行使與清朝的交流――籍藤塚鄰博士遺物的紹介
今泉秀人    沈從文的沈默與漂泊―關於在中日戰爭初期的中學國文教科書編纂事業―
蔣建偉     會澤正志齋的“國體”思想之“民命”


第68集 2016年

堂薗淑子    謝靈運詩文與《真誥》——以“有待”“無待”為主的分析
石碩      “李白與謝朓”再考 ——“澄江淨如練”句的繼承與發展
好川聰     唐詩變革——安史之亂前後的李杜詩考
諸田龍美    白居易《自誨》詩製作之時空——元和十年,江州左遷之旅——
櫻木陽子    元雜劇《梧桐雨》當中的楊貴妃與嫦娥
大賀晶子    西廂故事在明代文言小說中的接受——以《鐘情麗集》中的議論為中心——
佐髙春音    《水滸傳》人物稱呼中所體現的待遇表現
岩崎華奈子   關於《封神演義》中的宿命和情義衝突
金東鎮     來知德之錯綜說與王夫之的乾坤並建論
木津祐子     “崎陽之學”與荻生徂徠——做為異國語言的華文理解
井川義次    以耶穌會士為仲介的中國哲學信息的向歐洲流入與其反響
青山大介    安井息軒《書説摘要》探討——其考證學的特點——
菅原慶乃    為〈理解〉的娛樂;電影說明發展史考略


第69集 2017年

藤田衛     對《易緯》爻辰說的考察
永田知之    詩序與書簡之間——通過和日本上古文學比較來看唐以前的贈答詩
宇賀神秀一   陶淵明的讀書軌跡——以“集聖賢群輔錄”為中心——
西川ゆみ    庾信北朝期作品中華北以及长安描寫的獨特性
宇佐美文理   杜甫詩中視覺問題
梶田祥嗣    黄裳的周禮思想——以王安石《周禮義》的繼承作為中心——
東英壽     周必大、朱熹關於范仲淹神道碑銘的論爭——歐陽修新發現書簡為中心——
廣澤裕介    《全相平話》與看圖講故事
上原究一    另外一種《李卓吾先生批評西游記》——關於《傳奇四十種》所收《楊東來先生批評西游記》以及《一笠庵批評玉簪記》的書名改刻問題——
笠見彌生    被寬恕的私通——以凌濛初“二拍”為中心
玉置奈保子   《飛龍全傳》與武術描寫——白話小說與武藝書的交點——
本閒次彥    “種”是什么——王廷相・朱子・戴震
尾﨑順一郎   程瑤田作為經學者的地位及其研究方法
小田健太    黄景仁與唐詩——以李賀接受為中心——
堀川貴司    五山文學的總集與別集——以編次方式為中心——
佐藤由隆    懷德堂學派的知行論
樊可人     有關遠山荷塘《諺解校注古本西廂記》的成書經緯
加藤國安    江戶幕末之一儒的載道主義——伊豫松山藩儒・大原觀山舊藏書考
稻森雅子    孫楷第的中國小說書目編纂與日中學術交流
羽田朝子    梅娘所描寫的“日本”:在昭和摩登的光芒之中


第70集 2018年

末永高康   《儀禮》附則考
早川泉    《京氏易傳》八宮結構的繼承——通過《周易集解》中的表達

藤田衛    《荀爽九家集注》的注釋與卦象

佐野誠子   《天地瑞祥志》第十四神項所引之志怪佚文研究——八部將軍和四道王
山崎藍    簪的丟失和損壊——従先秦至唐代的詠簪詩歌的変遷和《長恨歌》的初試——

竹村則行   中唐“尤物”論與《長恨歌》的“恨”
𢎭和順    邢昺《論語註疏》及其特點

蒙顕鵬    黃庭堅的墨竹詩

望月勇希   楊萬里“心學論”與其道學思想

福永美佳   關於明刊《揚州夢》版本的《維揚風月》的意義——從《楊升庵重訂》的觀點來看

大塚秀高   三國志物語的成長——從《三國志平話》成立前後到毛宗崗本《三國志演義》

新田元規   費密《弘道書》的“道統”“道脈”論
吉田勉    廖平的今古學與《春秋榖梁傳》

松浦恆雄   老派的台灣現代主義者——楊雲萍

福長悠    穆時英作品中摩登都市的性愛與堀口大學——以《南北極》與《被當作消遣品的男子》爲中心——

武田祐樹   藤原惺窩與林羅山交流再考——以接收《知新日錄》爲視角
廖海華    伊藤東涯的易學及其特色——以《周易傳義考異》爲中心——

宮本陽佳   論澤田一齋《水滸傳》講義


第71集 2019年

釜谷武志   獨創與模倣──以漢魏六朝時期文論爲中心
林暁光    漢魏六朝騷體賦的演變
長谷川隆一  《潛夫論》所見人間觀

太田斎    《玄應音義》反切和《切韻》反切——中古效摂所屬字的分析——

宮下聖俊   李白詩歌的再解讀—―以李白“望廬山瀑布二首”其二爲例

井口千雪   武定侯郭勳私家刻《三國志演義》和《水滸傳》之目的

中原理恵   水滸傳一百二十回本《忠義水滸全傳》述略——以諏訪市博物館藏鈔本爲中心

王雯璐    馬尼拉刊《無極天主正教真傳實錄》(1593)的研究——以與同時代天主教教理書的關聯爲中心

中塚亮    地方戲中《封神演義》及聞仲形象的演變
二階堂善弘  關於二十四諸天的神佛混淆

劉斯倫    《守先閣藏書志》與陸心源之藏書目錄編纂
林文孝    孫海波的清代學術思想研究

韓淑婷    論佐久間象山《喪禮私說》——幕末《家禮》受容之一例
下田章平   關於中國書畫碑帖流傳至日本的考察―以收藏家菊池惺堂爲起點


第72集 2020年

有馬卓也    化的思想
關俊史     王僧虔的書法觀-”稱目”和書法的生成
王孫涵之    北宋初期的“注疏之學”——以邢昺《論語正義》的編纂爲中心
早川太基    北宋文學中的啄木鳥——寄託之法的嬗變
東英寿     吉州本《近體樂府》考
金博男     從“貓時計”學說看中國人的時間意識
表野和江    《型世言》評者陸雲龍的刻書活動與復社
上田望     《三國演義》在明治時期的翻譯與出版
田中雄大    論廢名《談新詩》中對作者個性的重視――作為自我表現的”夢”之繼承和發展
佐藤普美子   馮至的“異鄉”──以散文集《山水》為中心──
小川主税    繚繞不絕的“中國青年”——張愛玲≪茉莉香片≫中的理想破綻——
橋本陽介    漢語“流水句”的修辭特徵
大島絵莉香   日本西尾市岩瀨文庫藏五山版《山谷詩集注》中所見的添寫注釋之研究:以與黄山谷詩漢文抄之關係為中心
高山大毅    明月璧與高野蘭亭
黒田秀教    懷德堂之統治論―與徂徠學思想聯繫―
富嘉吟     松崎慊堂的陶淵明接受:以石經山房本『陶淵明文集』為中心


第73集 2021年

伊藤涼     王弼的“道”與政治思想
加藤敏     陶淵明《飲酒二十首》小論-作為組詩的可能性-
金鑫      陳子昂詩的“復多變少”及與“庾信體”的關係
盧旭      從詩集十五卷到《白氏長慶集》的詩卷——試論白居易與元稹編集理念的差異
大井さき    慶歷後期梅堯臣的詩風與其詩歌交往之關係—以與韓維的交往為中心—
王歡      北宋時期繪畫理論中「逸品」含義的變遷
石川就彥    金聖嘆批評《水滸傳》的對話場面――以臨場感的追求與臺詞的呼應為例――
仙石知子    關於《列女傳演義》中的節義觀
菅野智明    清末國粹派的「美術」及「金石書畫」 ―以國學保存會、神州國光社的刊物為綫索―
志野好伸    張東蓀的生命哲學批評
大久保洋子   郁達夫一九二〇年代中期文學論的構思與執筆――以橫山有策《文學槪論》等為綫索
福長悠     張天翼《蜜蜂》中出現的民眾運動與科學話語
丁乙      錢鍾書的“虛色”論的結構——東西方思想的交滙
陸穎瑤     《和漢朗詠集》《新撰朗詠集》所收《曉賦》佚句考——流傳於東亞的晚唐律賦——
廖嘉祈     水戶學派的「振氣」戰略——以豐田天功《精忠新錄》的編修過程為綫索——


第74集 2022年

近藤浩之    對《戰國縱橫家書》蘇秦書信的再探討
熊征      論陶淵明的生死觀對楊朱思想的接受
田村有見惠   王安石・王雱的道德性命思想
水上雅晴    試論宋代考據學與淸代考據學的關係
村田眞由    文天祥試論―以「塡溝壑」爲中心―
李家橋     『太和正音譜』所收元雜劇劇曲的考察
建部良平    從文字探究到社會秩序―解讀段玉裁「說文饗字解」―
黃詩琦     “ 落花 ” 的革新―一九三五年以前的吳宓的舊體詩―
林麗婷     後五四的靑年男女―以張恨水『金粉世家』『啼笑因縁』爲中心―
丁乙      二十世紀前期中國的 “ 氣韻生動 ” 論
河本美紀    張愛玲《香閨争霸戰》考—新發現的電影劇本
陳路      關于中世禪林的朱子學受容—以桃源瑞仙的《史記抄》爲中心
湯書華     江戶時代的中國戲曲飜譯―關於嵐翠子《塡詞蝴蝶夢》―
張寶三     東方文化硏究所『尙書正義定本校勘記』與『讀尙書注疏記』“以疏爲據” 之校勘論考
河野貴美子   北京人文科學硏究所的藏書建設與中國古典學


第75集 2023年

柿沼陽平    秦律令的地域性與“新地”的統治
仙石知子    歷史故事的形成―以劉向《列女傳》卷七孽嬖傳“周幽襃姒”爲中心
渡邉將智    東漢章帝的統治和宗室、外戚
古勝隆一    關於《講周易疏論家義記》中的所謂“義家”
武茜      《續齊諧記》中的“愛情”初探―以神女傳說中的韻文爲切入點
金鑫      論唐代的“仄韻律詩”
吉岡佑馬    敦煌遺書佚名《老子道德經義疏》初探 ―論華嚴敎學的影響及創立背景―
田中靖彥    關于呂祖謙〈十論〉的孫吳評價
市來津由彥   人之所以爲學心與理而已矣―朱熹《大學或問》中的“理”的探究―
尾崎勤     論《封神演義》的改編
上原究一    明刊本小说《新刻彙正十八國鬪寳傳》的發現及其意義―幷論以伍子胥爲主人公的《全相平話》存在的可能性―
黃詩琦     吴宓與“文”的新理想―其語言文體观與二十世纪初的歐美語言文化―
宋新亞     “沈倫主義”的實像―苦悶・同情・大正敎養主義―
小川主稅    愛欲和革命的大學敍事―茅盾『路』的两個版本―
鄭洲      不徹底的女人們―廬隱『象牙戒指』中的“灰城”北京
具惠珠     古代日本漢文學聲音與書寫的內在聯系―試論“訓讀”韻律美及其文字化―
鈴置拓也    從井上哲次郞《支那哲學史》看中國哲學的硏究方法及其意義―以老子、莊子爲例
大西克也    上古漢語助詞“矣”的情態功能